mRNA脂质纳米粒制备系统

mRNA在包括病毒疫苗、蛋白替代疗法、癌症免疫疗法、细胞再生疗法和基因组编辑等一系列治疗应用中显示出潜力。mRNA易于生产、制备成本低,可通过简单的复制模板快速获得,但难以满足成药性的要求。mRNA分子本身携带负电荷,难以穿过表面同为负电荷的细胞膜。此外,mRNA容易被免疫细胞吞噬或被核酸酶降解,需要特殊的修饰或包裹递送系统才能实现mRNA药物的胞内表达。因此,递送技术是mRNA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。

mRNA脂质纳米颗粒(Lipid Nanoparticle,LNP)是目前主流的载体递送方式,目前主要的mRNA疫苗都使用的LNP递送技术。它是一种多组分系统,通常由可电离脂质(Ionizable lipid)、辅助脂质(Helper lipid)、胆固醇(cholesterol)和聚乙二醇修饰脂质(PEG-lipid)组成(右图)。可电离脂质是LNP的支架,也是mRNA递送和转染效率的决定性因素。其在低pH环境下带正电荷,可与mRNA络合,而生理pH下保持中性,这与阳离子脂质体相比可以减少潜在的毒性作用。辅助脂质一般为饱和磷脂,可提高可电离脂质的相变温度,支持层状脂质双层结构的形成并稳定其结构排列;胆固醇有较强的膜融合性,促进mRNA胞内摄入和胞质进入;PEG化磷脂位于脂质纳米粒表面,改善其亲水性,避免被免疫系统快速清除,防止颗粒聚集,增加稳定性。LNP四种组分的相对量实质性地影响脂质纳米粒的功效,需要针对给定的应用和给药途径进行优化。此外,脂质类型、大小和表面电荷会影响脂质纳米颗粒在体内的行为。

LNP制备方法很多,包括乙醇注入法、脂质体挤出法、薄膜水化法、纳米沉淀法、冲击射流式混合法以及微流控混合法等。其中,微流控混合法由于其高包封率,LNP粒径、单分散度(PDI)等核心指标高度可控性以及良好的重复性,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前研究的首选方法。

德泰生物mRNA脂质纳米粒制备系统,采用微流控技术,芯片采用316L材质,可多次重复使用,无需预处理或清洁;可处理样品体积1-20mL,制备纳米颗粒粒径70-2000nm,PDI低于0.3,包封率可达90%。

产品优势

1. 采用微流控技术,内置高精度位置传感器,精准可控

2. 可最小化混合液体死体积

3. 一次配置,多次无感运行,省时省力

4. 集成高灵敏度触摸屏,软件操作简易

5. 一体化立式设计,结构紧凑

产品结构

lipid-nanoparticles-production-equipment

产品参数

  • 处理量:1-20mL/次
  • 两相比范围:1∶10~1:1
  • 芯片材质:316L,可多次重复使用。
  • 制备纳米颗粒粒径:70-2000nm
  • PDI:<0.3以下
  • 包封率:>90%
  • 注射器规格:1mL、5mL、10mL、20mL
  • 流速范围:0.1-20.00mL/min
  • 温度:20-80℃

操作案例

控制系统界面

控制系统界面包括4个模块:左泵、右泵、混合与规格。

operation-interface

点击左泵、右泵可对注射器规格、溶液体积、流速进箱设置。

operation-interface
operation-interface

推进系统参数设置

点击规格后选择使用的注射器规格(体积),设置注射器规格与长度(如10mL规格的注射器最大容积为10mL,长度为58mm,不同厂家注射器会有一定误差,请使用仪器前仔细度量计算)。若后期使用相同规格注射器,则无需重复设置。

operation-interface

快速使用和设置

1.回零左右电动推进器,设置最大间距和体积长度(使用厂家配套注射器本参数已经默认设置);

2.吸取相应溶剂,固定注射器到电动推进器台上,连接注射器和混合芯片;

3.根据LNP制备量需求选择注射器规格,本案例左右注射器均选择10 mL注射器。左注射器溶液体积设置为9 mL,右注射器设置为3 mL,其中左泵流速为4.5 mL/min,右泵流速为1.5 mL/min,混合流速为6 mL/min;

operation-interface
operation-interface

4.点击混合进入电机运动控制界面,点击双泵推进,开始制备LNP。

operation-interface

注意事项

1.请勿把流速设置过大,有可能击穿混合芯片,同时也可能超出电机的最大负载;

2.如发现运行异常或配置错误,想立即停止机器运行,直接断电即可,重启后恢复。

立即询价
  • 姓名

  • 电话

  • 咨询项目

  • 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