酵母双杂交系统(Yeast Two-Hybrid Technique)是由Fields和Song提出的,在酵母中研究蛋白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分子生物学方法,以其简便、灵敏、高效以及能反映蛋白间在活细胞内的相互作用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。德泰生物拥有核蛋白及膜蛋白酵母双杂交双重体系,提供从酵母文库构建,酵母文库筛选,点对点酵母双杂交验证一站式服务,经验丰富,专业技术人员一对一提供为您解答疑问。
核酵母双杂交系统适用于可溶性蛋白、核内蛋白互作研究,是根据真核转录调控的特点设计的。真核生物转录因子含有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:DNA结合结构域(DNA binding domain, DBD)和转录激活结构域(activation domain, AD)。当DBD与AD二者在空间上充分接近时,则呈现完整转录因子的转录激活活性。将DBD与已知的蛋白X,又称为诱饵蛋白(bait)融合,AD与待研究靶蛋白Y(prey)或cDNA文库融合,当蛋白X和Y相互作用时,DBD与AD在空间上接近,激活下游报告基因(如HIS3/ADE2/LacZ),可通过营养缺陷筛选或显色反应判断互作。
Fig1. 核酵母双杂交系统基本原理
膜酵母双杂交系统适用于膜蛋白、可溶性蛋白互作研究,通常使用分裂-泛素系统(split-ubiquitin system)。泛素是一段能与蛋白结合并介导蛋白降解的短肽。多个泛素分子共价结合到靶蛋白上形成多聚泛素链,泛素特异性蛋白酶以一种26S蛋白酶复合体的形式识别并降解靶蛋白,同时将泛素释放至胞质,进入下一轮循环。分裂-泛素系统正是建立在这一特性之上的。在该系统中,已知蛋白X与泛素C端的一段多肽(Cub)融合表达,待研究靶蛋白Y与泛素N端一段经过修饰的多肽(NubG)融合表达。修饰使得泛素N端的多肽不能正确折叠,从而使其无法与泛素C端的多肽结合形成完整的泛素。如果蛋白X与蛋白Y存在相互作用,带动Cub和Nub在空间上接近,形成完整泛素分子,使得UBPs可以识别并将泛素与融合表达的转录因子分离。转录因子进入核内,进一步启动报告基因的表达。
Fig2. 膜酵母双杂交系统基本原理
服务阶段 | 服务内容 | 周期 | 客户提供 | 交付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样品RNA提取(可选) |
|
2周 |
|
|
cDNA文库构建 |
|
5周 | ||
载体构建 |
|
2~3周 | ||
酵母菌株转化 |
|
2~3周 | ||
自激活抑制(可选) |
|
1周 | ||
文库筛选 |
|
2周 | ||
阳性克隆测序 |
|
1周 | ||
回转验证 |
|
1周 |
*样品送样要求:细胞(≥108 cells);植物叶片组织(≥4 g);植物根茎或种子(≥8 g);动物组织(≥1 g);总RNA(≥200 μg),所有需要抽提RNA或RNA样本需干冰运输。
服务阶段 | 服务内容 | 周期 | 客户提供 | 交付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载体构建 |
|
2~3周 |
|
|
酵母菌株转化 |
|
2~3周 | ||
相互作用验证 |
|
2~3周 |
南京德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Nanjing Detai Bioengineering Co.,Ltd. ©2025 All Rights Reserved